美國科學家研究出 少量酒精可提高大腦清除廢物的能力
此研究的主要領導者,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(URMC)轉化神經醫學中心的聯合負責人麥肯·內德嘉(Maiken Nedergaard)說明:「長期攝入過量的乙醇(也就是酒精),的確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。但這項研究也首次顯示,少量酒精對大腦健康是存在潛在益處,也就是說,少量酒精可提高大腦清除廢物的能力。」內德嘉的研究重點在於腦部的淋巴系統部分。在此之前,內德嘉及共同研究員們就已在2012年期間,首次對這種大腦獨特的掃毒過程進行描述。當時,他們說明並展示腦脊液(CSF)是如何被泵入腦組織並沖走廢物的。這些被沖走的廢物包括與阿茲海默症等癡呆相關的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。其後續研究表明,腦部類淋巴系統有以下3個特徵:1.睡眠時更加活躍;2. 可因中風和創傷而損傷;3.運動能夠改善。
利用小鼠實驗得知 大約每日攝入約1杯紅酒除去大腦毒素的效果最佳
利用小鼠研究,著重進行暴露於急性與慢性酒精兩種情況時,分別有何影響。針對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酒精的動物大腦進行研究,特別是充當淋巴系統的關鍵調節劑的星形膠質細胞中,研究人員觀察到大量炎症分子標誌物。不僅如此,他們還注意到這些動物存在認知能力和運動技能的損傷。其與沒有暴露於酒精的對照小鼠相比,實際上,少量攝入酒精(大約每天1~2杯,1杯150ml)的動物,大腦中發生炎症的情況更少,其淋巴系統輸送CSF、除去大腦毒素的效果也更好。而在認知和運動測試中,兩組小鼠的表現是相同的。
少量飲酒有助於癡呆症的風險 而過度飲酒則不利於健康
內德嘉表示:「酒精對腦部類淋巴系統的影響資料圖像,與酒精對一般健康和死亡率的劑量效應J形模型相似,簡單來說就是,低劑量的酒精是有益的,但過度飲酒則不利於人體健康。」研究結果表明,攝入少量或中等酒精與患有癡呆症狀之發病風險降低有關,但長期飲酒則會增加認知衰退的風險。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。具體來說就是低劑量的酒精似乎有益於人體大腦健康。儘管如此,飲酒過量絕對還是與各種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病的發生率成正比的,且危害健康這點是毋庸質疑的,拿捏好酒量才是飲酒最佳原則。